消费 信息 生活 尽在张家口网

扫码关注沽源网

精彩内容看个够

张家口今日热点

各区县的新鲜事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社会 > 时事评论 >

郑州摊派精神病指标进社区错在何处

时间: 2013-10-18 11:16 来源: 未知 作者: 江南 点击:
    昨天是世界精神卫生日,恰好有一则十分“应景”的新闻,一项本来静悄悄推进的筛查,突然间被暴露,引起轩然大波。自去年10月开始,在拥有900多万人口 的郑州,各个社区被要求筛查重性精神疾病患者,人数不得低于辖区人口总数的2‰。这意味着他们要在1000个人中至少找到两个重性精神病患者。我们该如何 看待这样的“寻找精神病人”呢?

    这个政策的初衷其实是释放善意

    基于两个现实,筛查精神病患者的工作不可不做

    今年,精神病患者杀人、伤人事件频发,如“遵义男子杀村医因患精神病获释,10年后再夺两命”,北京广渠门、家乐福相继发生精神病人杀人事件,广州、郑 州、福建等地也陆续发生精神病人伤人案件,尤其是此类案件多发于今年夏季,还曾引发过精神病人暴躁是否和气温有关的讨论。

    昨天,是世界精神卫生日。郑州各社区要在1000个人中至少找到2个重性精神病患者的新闻,更加惹人关注。但是在评价这件事之前,我们需要搞清楚两个背 景。首先,我国精神病发病人数确实是个庞大数字。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9年估算,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在1亿人以上,重性精神病患人数已超 过1600万。由于我国大规模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只有两次(1982年和1993年),这20年来,大规模调查的缺位,使得目前的精神疾病发病率等基础 数据并不可靠,但是,学界认为,精神病的发病率国内、国际相当,都是成年人口的1%左右,而中国总体上精神疾病的患病率学界公认已超过17%。


电视剧《北京青年》中王丽坤饰演的精神病人深入人心

    另一方面,由于“差钱”、法律和医院,都拿精神病患者没辙;由于及时发现精神疾病患者机制疲弱,使我国目前仍有70%左右的精神病患者没有接受治疗。这就 让治疗和管理精神病发病人群(和潜在人群)的责任,很大程度上转由发病者亲属承担,患者或被家人长期禁锢,或流落街头,成为散落在社会中的“不定时炸 弹”。无疑,这些“炸弹”严重威胁着公共安全,同时这些患者本身的自由乃至生命安全也得不到基本保障,甚至受到侵害。

    在这两个背景下,卫计委决定向国外学习——推行社区管理,国外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尝试社区管理,即病人尽量生活在社区,由社区来提供精神卫生服务。要想开展这项政策,先要社区进行精神病患者的筛查工作,这样才能确定目标人群。

    于是,自2004年就开始酝酿的“686”项目即“中央补助地方卫生经费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”启动,将慢性、恢复期的重性精神病人纳入社区管理,由 社区进行定期随访,指导患者服药,向患者家庭成员提供护理指导等服务。郑州市在社区开展筛查重性精神病患者的行为,就属于“686”项目的一部分。

    在总体上给出重性精神疾病检出率,并不失当

    在“686”启动后一个月,原卫生部又印发《重性精神疾病信息管理办法》,之后又出台考核评估方案等一系列措施。这些部门规章都是为今年5月1日起实施的《精神卫生法》配套,意图编织一个遍及全国的治疗管理体系。

    2012年7月6日,国家卫计委下发了《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考核评估方案》,按照卫计委要求,全国各地均开展了重性精神病人筛查工作。在这份评估方 案中,在“工作效果”中“患者检出率”一栏,给出了东、中、西部省份的精神疾病患者检出率要求,但要注意,这个规定的患者检出率,是针对省或地级市一级而 言的。

    有人认为,将硬性指标纳入某种疾病的统计排查中,很荒诞。实际上,给各地规定的重性精神病人筛查指标,是按照人口基数和重性精神病的发病率给出的,并且制 定的标准非常低,远低于实际存在的病人数量。以郑州为例,从总体上看,迄今为止郑州市“686”项目上报了1万多名确定诊断的重性精神病人,但按照重性精 神病在全国的发病比例(千分之三),上报数字与郑州市900多万人口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。

    对于重性精神病而言,在样本容量足够大的情况下,可以进行这样的估算。根据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的说法,重性精神疾病的发生与遗传等生物学因素关系比较密切, 随着生活条件改善,人口寿命的延长,患者人数也会相应地增加,但与地域、种族、经济发展水平关系不大。这意味着,在部分地方,重性精神疾病发现率很低,很 可能是因为当地大多数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未被发现,而不是没有。卫计委基于这个因素,给出了低于平均值的检出率,并没有什么问题。

    善意被层层摊派成了恶意

    郑州把全市的指标摊派给各个小区,就容易出问题


郑州卫生局要求各社区每千人找出两个重性精神病

    “目前我们登记的病人才12个,”郑州市丰产路林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黄琳琳说,“按照要求,应该完成的指标是71个。”这样的话一出来,自然让人观感很差。

    卫计委的要求,是郑州市需要筛查出重性精神病患者的总指标,这个总指标在设计的时候,已经充分考虑余量,肯定低于郑州实际的重性精神病患者数量。但郑州卫 生部门有什么方法可以确保完成任务呢?最稳妥的就是让具体执行的郑州市各小区,都按照这个标准来,这样总量不就肯定完成了吗?

    上文已经提到,在样本容量足够大的情况下,重性精神病发病率可以有一个较为稳定的估值。但是具体到某一个社区,发病率肯定也不会雷同。这就好比要求在郑州 找出50%的男性,这是合理的;但要求在郑州的任何两个人中找出50%的男性,这就荒唐至极了。郑州市卫生局下达的各小区常住人口2‰的重度病患指标,肯 定会让一些小区“找不齐”、“凑不满”,无法完成考核要求。将指标如此细化,似乎有可操作性,甚至连问责考评办法都是现成的。但不难设想的是,如果社区不 幸找不到指标所规定的重症精神病患者,那么,为了应付考评,只能去想别的办法。

    层层摊派背后,是敷衍了事、不解决真问题的丑陋官场作风

    之所以寻找患者会被层层摊派,不过是相关部门的惯常做派罢了,当各种政务都只需简单的按照数字分解到基层,并以此作为考评问责的办法,熟门熟路的伎俩被操之即来,用于重症精神病患者的寻找,也就并不意外。

    而这种轻佻的工作作风,难免会让人联想到,如果一个社区的重症精神病患者远远不止2‰,那么这个社区的工作人员找够2‰后,“反正完成了指标”,他们会有动力去筛查和服务所有的重症精神病患者吗?

    归根结底,统计重性精神病患者的目的不是在于统计,而在于救助。如果说只是为了应付上级考核,那么这种凑数也就只是一时的敷衍,不足深虑。

    也是这种官场作风,让“被精神病”的担心不多余

    网友对于这场“寻找精神病人”的行动,担忧主要在于“被精神病”的风险

    这样的担忧,因为以前一些恶性新闻的发生,让人无法指责是无稽之谈。一方面是为数众多的精神病患者未得到有效收治;另一方面,还有一些正常人被扣上了精神病的帽子,被强制送进了精神病院。


“收治”访民的通知

    在上面这张图中,公安局仅仅根据一个人言行异常,就“证明”其精神分裂症复发。而这个人被“收治”的真实原因,是他举报了当地官员。

    今年实施的《精神卫生法》理论上杜绝了“被精神病”

    上述案例,应该被一部法律所终结。从1985年启动立法工作,到2012年终获通过,2013年5月1日实施,《精神卫生法》走过了将近28个年头。《精 神卫生法》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精神障碍患者住院治疗实行自愿原则,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只有在发生“有伤害自身或危害他人安全”的情况下,监护人或家属才可以强 制将其送诊。被强制送诊的患者经医生确诊后才可以住院,医生的诊断受到多重规范,可防止误诊。

    所以,在这样的法律保证下,网友的担心似乎是多余的。

    但再好的法律也需要人来执行,公务人员的行为仍是决定因素

    可惜的是,一部法律的出台并不能一劳永逸。今年发生的广西藤县“飞越疯人院”事件,就让人怀疑《精神卫生法》有没有得到良好的执行。上述公安局“收治”“精神病人”的《通知》中,也充斥着对法律的曲解。

    如果公务人员的执行不规范,他们可以曲解筛查政策变成摊派,又如何保证他们不会曲解法律,把非重度精神病患者变成重度精神病患者来凑数呢?

    结语

    今年夏天频发的精神病人伤人惨案,让如今筛查重度精神病患者的行动显得很必要。但是就以这样的工作作风来行政,明年的夏天我们会更安心吗?

(责任编辑:江南)

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
顶一下
(0)
0%
踩一下
(0)
0%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发表评论
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,严禁发布色情、暴力、反动的言论。
评价: